發布時間:2011/12/12 0:00:00 信息來源:中房南寧公司 瀏覽次數:38372
最熟悉的地方才是天堂
◎財務部 王帆
有一種感情叫落葉歸根。
周末參加了一次大學同學聚會,席間,校友們相互交流各自經歷之余,有人好奇,當初一心要出外闖蕩的我,最后居然選擇了回廣西工作。我不禁浮起片片思緒……
我是獨生女,源于幼時對北國風光的無限傾慕和一心想要在大都市有所作為的年少輕狂,我念了一所北方的大學,并做好了在外省工作的打算,然而在大三下學期的社會學課上,老師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卻改變我的想法。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男孩子到了加拿大的溫哥華,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公司,與當地的一個女孩結了婚。想著自己好過了,也要把媽媽接過來享福,于是把老母親從老家接了過來。在沒有到溫哥華之前,老媽媽每天晚上都等到菜市快關門了才去買處理的菜,每天孤孤單單地過著,偶爾與幾個老爺爺老太太聊聊天,一個人在家里附近的小巷里慢慢地走著……而去了溫哥華之后,她每天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兒媳每一餐都做很多很多菜,但都只吃一點點,剩下的都丟了,于是她都把菜收起來,不讓扔,兒媳看了,沒出聲。溫哥華的人是把自己不用的東西看成是廢品的,即使很新很新。于是老媽媽都會去收集,把東西都放在兒子的車庫里,兒子也沒說什么。所有的東西,老媽媽看到比自己窮的人,就把東西給他們。我們知道,在溫哥華,還是有很多貧民窟的。直到有一天,老媽媽撿回了一個大柜子,因為太大,兒子無法順利地把車子開回車庫里,終于,兒子忍不住,向母親說了一堆,當然不是罵,但很激動。第二天,像往常一樣,兒子和兒媳去上班,留下老媽媽一個人。可等到下班回來,老媽媽不見了,兒子和兒媳在溫哥華所有的媒體上登了尋人啟事,但都沒有找到……
講完這個故事,老師告訴我們,當初,2001年,她碩士畢業選擇就業的時候,有三所大學可以供她選擇,北京、天津和大連。其中,屬大連的大學給的錢最少,但是,她毫不猶豫地簽了!從前,她也想過要到一個大城市,有好的居住條件以后,接爸爸媽媽來享福。可是,在聽了那個故事以后,她突然發現,對爸爸媽媽來講,最熟悉的地方才是他們的天堂。于是,她選擇回到了大連,生她養她的地方……
那時,我才理解了從前爸爸買房子的做法。小時候,在家庭條件不寬裕的情況下,也不是沒房子住,爸爸卻執意買了另一處的房子。問他理由,他簡單的一句,那是我小時候住的地方。當時我聽了,我覺得他真是瘋了!現在想來,似乎就能理解了。感情的維系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長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自己也以自己是一個富于感性的人而自豪,那我為什么不能對別人寬容呢?
到了后來,我畢業求職,也許是為了撫慰一下年輕富有沖勁與野心的自己,我倒是天南地北地找了一輪,最后 在幾份offer面前,我選擇回廣西。記得老師還說,無論你的老家如何,你會發現,有一個地方讓你回去,站在上面,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現在我就能體會得到這種感覺,雖然還是有些羨慕外面打拼的校友們,但是我不后悔。這里是我熟悉的家鄉,有愛我的爸爸媽媽,他們的愛是我一生都沒辦法償還的,我愿常能承歡膝下、共享天倫!
人生中做好自己的夢
◎人防公司
人生這個身不由己的世界,五彩斑斕里就這么溫柔的冷酷著,結婚生子生老病死,不給您任何解釋的理由,來去匆匆仿佛一切,都是早已經計劃好的,什么時間到來,何時何地離開,都有著一定的安排,所謂的緣分也都是該你今生得到的得,不該得到的就放棄,因為這是命運里,冥冥之中安排好的東西,人和風雨搏斗情理之中,與命運抗衡有時就缺乏了理性,所以人要正確對待自己,只有明白了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地位,才可以擺正好自己所持的位置,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免得將自己撞得體無完膚。
自己其實并不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總是在心中描繪美好的藍圖,閑來無事便做飛翔的夢,總以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哪知道萬山紅遍不是春,深秋那種含蓄而不掩飾的,紅的爛漫如歌似詩意一般的,晚秋盛裝粉墨登場來的是那樣的恢弘,命運演繹一種心里十分渴望,百般愿意的,風風火火走一生,讓自己就這樣血色浪漫的瀟灑走一回,這半輩子生死已經由命,富貴不會在天,多少努力不一定給你多少回報,社會生活里還有一種圓潤的中庸之道,給人諸多現實里的處事做人的,另種名不見經傳的道理。
有一句話記在心底,情愿命運多桀的征途有一個你來做伴,不為什么可圖的利益,做那樣一個坦誠相見的朋友,讓自己肆無忌憚的和你,開心了、煩惱了,就那樣做一個紅顏知己,對方需要的時候袒露自己的心扉,將一種可以穿透心扉的溫暖贈與,世界里有你不寂寞不是一句誑語,那是一個聲音對于另一個聲音的知己知彼,知音是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相依,得到的是一個思想者,對另一個思想者無微不至的關懷,還有那一種不言自明的,心知肚明的一份情切意真的情誼。
慢慢的時間讓自己在成長中變老,知道了人生其實就是這么回事,在風雨變幻的人生中跋涉中,逐漸的不在存有什么夢想,勞動中創造足以養活自己的財富,看著子子孫孫能夠立足社會,自己學會了擋風遮雨的本領就成,人生還有幾多的故事,二十年前太小,二十年后太老,衰老的肌體陪伴著混濁的瞳眸蒼老,諸多的遺憾和著一種肺腑的無奈,認命中等待著冥冥之中的壽限油枯燈干,寄希翼與身后的兒孫們能夠驕傲的,活在自己曾經的熟悉的環境與風景之中。
渴望一種長江后浪推前浪的遺風獵獵,風景如畫的春夏秋冬,自有屬于自己的血液沸騰,這就是一種自古至今的貫穿與流動著的傳承,那一種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彰顯著自己曾有的一種風骨矗立群雄,一個人努力的程度真的決定著自己家族的命運,能夠改寫其命運的不濟,直掛云帆及蒼穹,當自己無能為力之時,就讓兒孫們前仆后繼的努力,將自己的夢想哪怕推前一步,都是一種令人興奮不已的事情,懷揣著一個夢腳踏實地的,努力踐行自己的諾言,讓生命的精彩和意義不是一個虛幻的傳說。
朋友
◎翡翠城房產公司 陳秋明
貓和豬是好朋友。
一天,貓掉進大坑,豬拿來繩子。貓叫豬把繩子扔下來,結果它把整捆繩子扔了下去。貓很郁悶地說:"這樣扔下來,怎么拉我上去?"豬說:"不然怎么做?" 貓說:"你應該拉住一頭繩子啊!"豬就跳下去,拿了繩子的一頭。
貓哭了,哭得很幸福。
有的人不是很聰明,卻值得你終身擁有。
張家界之旅
◎眾標公司
有一個地方疑是人間仙境,她的美,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晨、昏、午、夜四時各異。霞光中的山似一幅金璧輝煌、色彩亮麗的油畫;月光下錯落有致的迷朦山峰,構成一幅水墨山水。還有天然大氧吧,最新鮮空氣,那就是美麗的張家界。
我們來到張家界游玩的第一站就是天子山。"天子山"因土家族首領向大坤起義自稱"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被稱為最美的山,上山有2800多個臺階,步行約兩個半小時。我們乘現代化的索道上山,體驗著神仙飄逸飛行的動感與刺激。放眼望去,四面壁立的山體合圍下,很像一座無頂的殿堂,渾圓陡峭,頂天立地。遠近山峰有的像身背草簍的采藥老人,有的像手捧鮮花的妙齡少女,有的人像摩天大樓,有的像中世紀城堡。有雙峰插云,像兩個尖尖的竹筍,有一柱獨峙,像一支長長的利劍。濃濃漂浮的大霧猶如厚厚的云層,空間變得玄妙,淡淡的白云像游絲編織起來一張五顏六色的漁網,大大小小的網眼里浸潤著直覺的干濕,白云上面是陽光造就的浩瀚,陽光之上的蒼穹是沁人心脾的蔚藍。一座雙一座毗連的山峰,既是一種欣賞,也是一種難以閱讀篇章……
那松、那石、那山峰、那峽谷,林林總總,形形色色,都在索道下表現出別樣的風采,相同走向的山體仿佛一匹匹披綠的駿馬,那云海,則酷似那個馬群的鼻息。囫圇的山勢標志著整體的磅礴,朦朦朧朧的景物飄忽著折射的光怪陸離,山峰的騰躍仿佛舞臺上孫悟空幽默滑稽的顛躓,山上忽明忽暗,大大小小的色塊組合仿佛列兵的防護服,于是千山萬壑間便如掩藏著無可數計的伏兵,天悠悠,地悠悠,偌大的天子山終于飄至半空,在無以名狀的明澈里,高低的差異演化為明滅的啟示,雨后的山巒閃爍著精靈的仙氣。眼前的風光無數,山峰似筆又似一排排一列列的巨人交錯著,又各自有著各自的倔強與傲然。沉默無語的看我們從這山頂而過,從云霧中穿過。也許,渺小的凡人只是在自我心中偉大,在你億萬年的悠久過后,在你億萬年的時光冷清里,在你億萬年的沉默里,我們只不過是一只囂張的鳥,飛過寂寞的山頭。
我們欣賞沿路絕妙的風光,依山而筑的吊腳樓,嵯峨的險峰峭壁,奇松怪石,莽莽翠林。在云霧繚繞之時,透過玻璃窗,看周圍山峻峰險,林木幽深,亦夢亦真,若即若離,真乃“人在畫中行,情在夢里游”。
第二天我們便來到了擁有"千年長旱不斷流,萬年連雨水碧青"美譽的金鞭溪。金鞭溪全長7.5千米,好像一條神鞭直搗云霄,讓游客望而卻步.上細下粗,棱角清楚,小樹枝將翠綠的衣裳披在金鞭巖上.正面的石英沙巖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故名"金鞭巖"。
沿著曲折小路順勢往上,溪流時而寬、時而窄. 溪水明澈見底,水中的巖石上,零零稀稀裝點著翠綠的小草,和石頭上的青苔映托著.溪谷兩旁的水杉將小道遮的結結實實,晴光要透過樹葉間的小隙才可以射進來,樹葉也成心辱弄著她,順著風勢輕輕作擺,打斷著她的光線。
溪水潺潺的流淌著,帶給我們夏日的涼爽和愜意,我們走累了,索性脫了襪子,將雙腳放到溪水里,泡起腳來,清冷的溪水刺激著腳下的每個穴位,一番舒坦的感覺直上心頭.半天旅途的疲憊霎時磨滅得無影無蹤,我們互相嬉鬧著,用手捧著溪水互相噴灑著,在溪水里摸著幾塊紅棕、乳白、淡綠色的石頭,抓靈動的魚兒……
我們的嬉鬧聲和溪水潺潺的流聲融合在一起,構成了天然和人齊奏的曲調.
張家界,一個令人向往的人間仙境,雄渾中帶一點妖媚;柔情里有一些剛毅。眾標公司的所有員工在歡樂和不舍中結束了這段愉快的旅程。
很老的家
◎財務部 田心
村里各家宅子的結構相似,進門樓,經過一個小天井,就是堂屋,堂屋與天井相接外原有木制鏤花的疊門,最近已不知去向了。正對大門高懸著祖宗香火,至上而下,書:天地國親師,從支字排序可見,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
堂屋兩旁邊是廂房與廚房,都沒有窗戶,后來用一兩片玻璃瓦采光,從屋頂射下一柱泛白的光線,被光賜于生命的灰塵顆粒在其中肆意飛舞,可墻上泛黃的照片仍然模糊不清。
整個宅子層高大約在5米左右,廂房及廚房上建有閣樓,存放糧食及雜物———記得小時家里閣樓上存有兩口棺木,是爺爺奶奶為自己準備的。家人曾騙我,說是火車頭,那時的我恐怕也難以想象爺爺奶奶會睡在“火車頭”里長久守候這方故土。
房子外墻用青磚,內墻則均用木板間隔,因為不做上漆等處理,日久與新糊的對聯相襯更顯古色古香。墻上還掛有很多鏡面,這是每逢迎親嫁娶等喜事時,村里人送的,上面多繪有鴛鴦、牡丹等喜慶圖案,右下角還有某某敬上的留名。圖案大都被歲月撥落、殘缺,但鏡中折射的景物依然如故。
寂靜的手搖井、舂米用的石臼布滿青苔、老掛鐘被時間拖住停滯不前,其實,屋內的時光隨著主人的逝去早已定格,只有居于屋檐的燕子偶爾向人絮語這里曾經的歷歷往事。
門前有條小溪,溪邊照舊有洗衣的村婦,在垂柳下,拿著木制的棒錘不斷的敲打衣物;陽光下,有戲水孩童歡愉的嬉戲,他們與小蝦、小魚的玩耍甚歡。
偶爾會有孩童牽牛經過,牛低垂著頭,嘴里總是耐心地咀嚼著,小孩帶著寬大的斗笠,對其他小孩發出邀請,仿佛籌備著一場盛大的郊游。有種沖動讓他們帶上我,到草地,到山崗,那里才有故鄉的初春。
讓牛在青草中流連,我們可以找一方樹陰在稻花香中打個盹,抑或抓些蟈蟈、螞蚱,運氣好的話,還能找些野果解讒。在瓦藍的天空下,碧綠的山崗上,幾只閑情的老牛與幾個逸致的人,這是何等怡人的田園樂土。
想起來,在此的生活總是來去匆匆,回憶里,也曾幾度找尋刻于溪畔青竹上的名字。一份對故鄉的牽卦,一種對田園的向往,常常讓人夢回。老宅早已人去樓空,但家人留下一間廂房未售,說是回鄉留個落腳點,我想,更是留給大家心靈的一處寄所吧。